
當微軟Azure和AWS等雲服務提供商十年前推出雲軟件市場時,為軟件即服務(SaaS)公司開啟了一個新的銷售渠道,讓他們能夠接觸到潛在的企業客戶。這些市場有效地使SaaS公司避開了傳統冗長的銷售周期。
但賣方端的體驗很少會一帆風順。要在這些市場上列出軟件需要多名工程師,而隨著公司規模擴大,開銷負擔只會增加。
Jon Yoo和Chengjun Yuan從自己在Salesforce和Confluent工作的經驗中深知這個問題。這對搭檔決定創立一家名為Suger的公司,以減輕通過雲市場銷售所帶來的運營挑戰。
Suger是一個工具包,可以自動在各個市場上列出SaaS產品,並在擴展規模時管理這些列表。該平台的統一API與公司的計費、客戶關係管理和其他現有工具集成。
Yoo表示,Suger可以幫助完成各種與雲市場相關的任務,包括彈性定價、收入報告和提供買家見解。
“我們建立了一個工作流程,這樣我們可以協調這些人每天的工作中所做的所有這些動作。” Yoo告訴TechCrunch。“讓我們自動化交易生命周期中的每個節點,以便我們可以幫助他們大規模進行交易。這真的開始發生作用。我們查看我們的數據,我們看到我們的客戶平均從自建解決方案或競爭對手產品轉換到我們後,他們的市場交易量增加了3倍。”
Suger於2022年底推出。自那時起,該公司的客戶基數已經增長到200多家公司,包括Snowflake、Notion和Intel。
Suger最近完成了一輪1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由Threshold Ventures領投,現有投資者Craft Ventures、Intel Capital和Y Combinator參與。Yoo表示,公司迅速獲得了多份條款,因為Suger談話的許多投資者擁有一些在管理雲市場時苦苦掙扎的投資組合公司。
一些潛在投資者告訴Yoo,Suger可能會在這種融資環境中難以籌措資金,因為公司沒有宣傳自己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顯然,這並沒有使許多支持者退卻。
“我們在產品內部利用人工智能,但人工智能只是一種技術,”Yoo說。“人工智能可以是基礎技術,但我們實際上提供給客戶的是什麼實際價值呢?最終,他們想確保我們幫助他們完成工作並補充他們正在做的工作,而不是這種宣傳花俏的做法。”
使用雲市場仍然是企業銷售的日益增長的一部分。Salesforce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尼奧夫表示,在2025財政年第二季度,Salesforce的十大最大交易中有三筆是通過AWS的雲市場達成的。
Yoo補充說,許多年輕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直接把雲市場視為銷售渠道。
“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Yoo表示。“它開始變得不僅僅是一個好渠道,而是對於向企業銷售來說真正必不可少的渠道。”
很明顯,Suger所在的領域存在競爭。有些公司內部建立自己的雲市場上市系統,而其他公司則求助於像Tackle這樣的初創公司,後者在這方面的能力與Suger相似,已經籌集了超過1.48億美元的風險投資。
Yoo表示,Suger具有後發優勢(Tackle幾年前就推出了)。Yoo補充說,Suger不僅僅專注於上市過程,而且還有更廣泛的視野,而Tackle主要聚焦在此方面。
Yoo說,Suger將把其新資金用於擴展產品並擴大工程帶寬。最終,Suger希望為買方端建立工具,幫助企業採購軟件並管理支出。
“我們對未來感到非常興奮,不僅是對公司的未來,還有對雲市場的未來。”Yoo說。“我們真的想將消費者體驗帶到B2B銷售中,因為對我來說,企業銷售週期需要兩年根本沒有道理。”